近三年来,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公安局共派出49名民警到墨脱县背崩乡的格林村等五个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。他们心系群众、迎难而上,在“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”事业中,留下了坚毅的身影和坚实的足印。
墨脱,西北东三面被喜马拉雅山环绕,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,曾被称为最难以到达的县城、“高原孤岛”。如今的墨脱虽然已通公路,但冬季的雪崩、夏季的泥石流,导致进出墨脱仍然十分困难,也影响了墨脱的经济发展。
驻村扶贫民警能给昔日的贫困山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?日前,本报融媒体报道组记者在位于雅鲁藏布江畔、群山之间的格林村,对林芝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四级警长、格林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家斌进行了专访。
打消顾虑 赢得信任
9月20日,林芝市公安局民警、格林村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队长黄家斌与村民谈心。
记者:还记得是哪天启程到墨脱的吗?
黄家斌:去年1月13日,从单位出发,然后在这边过的年。
记者:从林芝市到格林村,走了多长时间?
黄家斌:300多公里的路,走了两天。当时扎墨公路正在施工,路况非常差,一面是悬崖峭壁,一面是雅鲁藏布江。
记者:第一眼看到将要工作生活两年的村子,什么感觉?
黄家斌:当时从远处看,这个村子四周环境非常漂亮,像世外桃源,然后走进村子,看到牛羊都是散养,观感上还是有些脏乱。我们驻村工作队住的是个木板房,漏风漏雨的那种,炉子一点,满屋子都是烟。老鼠特别多,睡觉时一会儿从头上跑过去,一会儿从脚下跑过去。现在我们搬到新的宿舍,吃住条件好多了。
记者:村民对你们有啥印象?
黄家斌:来的时候,我比较白净。村支书说,你怎么这么年轻,是不是才毕业的?他们不大相信我能干好。
记者:那你是怎么打消村民顾虑、赢得信任的?
黄家斌:从小事做起。我们来的时候刚好是寒假,了解到很多家长都不识字、不会辅导孩子学习,我们入户走访的时候就帮个别孩子补习一下,后来干脆集中起来,成立了一个补习班,帮着村民把孩子看起来。
记者:看孩子看起来是小事,但在村民眼中,孩子的事就是大事。
黄家斌:对。大孩子开学后,其他孩子因为到背崩乡上幼儿园不方便,就待在家里,大人下地后没人看管,也担心孩子的安全,我们就让他们到补习班来。后来我们向墨脱县教育局汇报,他们来人考察后选派了一名幼儿教师,我们就一起给孩子们上课。
记者:听说你还为孩子们争取到了一大笔长期助学金?
黄家斌:是的。有个公安大学的校友,去年问我在忙什么,我说在扶贫,他说想资助贫困孩子。就这样开始了前期工作,后来逐步发展了越来越多的校友和爱心人士,现在已经筹集到120个长期助学名额,总费用达700多万元,已经结对帮扶102名学生。这项活动不仅惠及格林村,还包括背崩乡的所有村庄、周边乡镇的部分村庄。
党建带脱贫 招招促发展
下班后,黄家斌与村民跳起了民族舞。
记者:村两委干部的素质能力很重要,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开展。
黄家斌:是。驻村后,我们了解到,这个村党支部以前曾被墨脱县委确定为基层党组织政治软弱涣散村。村两委班子的识字率不高,村民的识字率更低,村干部经常在外面打工,不在村子里。针对这个情况,我们打算先抓党建,以党建促脱贫。
记者:都采取了什么办法?
黄家斌:我们组织村党支部通过开展军警民共建、健全“三会一课”等基本制度、办好周二周五的“红色夜校”等措施建强堡垒。我们还将致富带头人、退役士兵培养成党员,将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。多杰平措退伍后一直从事运输业,后来被发展成党员,带着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跑运输增加收入,之后又被培养成后备干部,如今当选为村主任。去年格林村党支部首次被墨脱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。